时政要闻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习近平的文风特征探析

时间:2020-05-25 15:58:05 来源: 作者: 阅读:

习近平的文风特征探析

韩志宏

(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转载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3)

摘要:习近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紧紧围绕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作讲话、写文章,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展现出平易近人的总体文风特征。从形式、内容和气势等方面看,其文风主要表现为:平实通俗、亲和有力,问题导向、言之有物,引经据典、启迪时代,生动形象、凝聚共识,梦想伟大、实干复兴,坚守初心、以民为本,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践行优良文风做出了表率。

关键词:习近平;文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文风建设研究”(15bdj04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文风重要论述研究”(教社[2019]213号)。

作者简介:韩志宏(1982-),男,汉,河南博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毛泽东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1]812习近平也强调:“文风不正,危害极大。”[2]对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其文风不仅是写文章、作讲话的风格,更是党风、政风的体现。因此,从文风的状况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进而评价党的形象。[3]习近平一向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大量文章与讲话中,积极倡导与带头践行“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朴实无华、气势磅礴的鲜明个性化语言,充满了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深得人民群众认同,切实发挥凝心聚力作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生活化进程。

一、平实通俗,亲和有力

习近平善于使用接地气的百姓话、俗文俚语、歇后语、网络流行语等平实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让百姓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能够迅速拉近与人民群众间的距离,显得自然家常、亲切随和。

一是活用百姓话语,凸显亲切和善之感。习近平同人民群众交流时,大多使用生活气息浓厚的百姓语言或地方方言,使他们喜闻乐见、倍感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2013年习近平回到早年工作的河北省正定县同干部群众交流时指出:“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接地气”、“充充电”是百姓的日常用语,不仅显示了总书记的低调随和,也让群众倍感亲切亲近。2015年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回到曾经下乡的梁家河村,面对父老乡亲说:“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并用陕北方言介绍“这是我的婆姨”。“根”、“婆姨”这些陕北方言的使用,表现了习近平平易近人的亲民作风。用“村看村、户看户、农村看支部”[4]684,来说明村党支部在农村地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带领乡亲们共奔小康的领导地位。此外,他运用平实的口头语言劝导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既展现长辈的关怀之情,又显示其文风的朴实亲和。

二是巧用成语谚语,极尽平实通俗之功。成语谚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约定俗成的精辟语句,具有言简意赅、表现力强等特点,使表达之意一目了然。习近平在讲话中灵活运用成语谚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在2013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用“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谚语,号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中共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奋斗,鼓舞性极为强烈。在2013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言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5]此处用成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形象地表达只顾短期利益、目光短浅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能长久的,只有放眼未来、统筹兼顾才是正确发展之道。在国外出访演讲中,运用当地谚语来迅速拉近感情、沟通心灵。比如,用法国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表达中法两国的友谊来自长期的辛苦耕耘,需要倍加珍惜;用哈萨克斯坦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指出斗则两害,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同进步;用毛利族谚语“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非洲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爱尔兰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斐济谚语“一棵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等,表达团结互助、勤奋工作才能获得幸福生活的思想。

三是善用流行语句,充满浓郁时代气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交流沟通的常用语言。习近平看准这一潮流,使用网络新语对接大众,让人倍感清新亲近。比如,2013年习近平视察武汉与女性市民打招呼时说:“美女,你好!”“美女”、“帅哥”这些网络语言转移到日常生活中之后,迅速成为人们的问候用语。习近平使用“美女”称呼女性,让人感觉十分接地气,展现了良好的亲民作风。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讲到:“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其中“蛮拼”和“点赞”是当时的网络流行语。还用“作秀”一词批评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问题,用“APEC蓝”回应北京民众对蓝天白云的长久期盼。习近平使用这些精炼的网络热词,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不仅与人民心意相合,而且让人心领神会。

二、问题导向,言之有物

习近平坚决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风,倡导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实际的言之有物的文风,并在作讲话和写文章时率先垂范,做到有的放矢。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习近平在各地视察指导工作时,总是在深入了解各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发挥当地特色和优势的发展思路,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强。比如,浙江省衢州市是名闻遐迩的中国特产之乡,下辖各县区既物产丰饶又各有不同,如柯城是“特禽之乡”,衢江是“椪柑、竹炭之乡”,龙游是“竹笋、黄花梨之乡”,江山是“白鹅、蜜蜂之乡”,常山是“胡柚、油茶之乡”,开化是“龙顶茶、金针菇之乡”等。习近平在衢州调研时指出,每个县区都要培植几个特色主导产业,以便发挥这些特色产业的独特优势,带动区域经济走特色发展之路。在浙江省丽水市调研时指出,要发挥该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针对扶贫开发问题,他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找到突破口。在对阜平县情县貌深入调查了解之后,他认为“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切实发挥贫困地区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二是摆事实举例子,娓娓道来胜于雄辩。对于治国理政的政治术语和专门词汇,习近平习惯采取摆事实、举事例的方式寓理与据、从容道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避免空洞说教。比如,在国内讲话中,通过摆事实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为阐明统治集团腐败亡国的道理,他列举了我国历史上秦王朝、唐王朝在执政后期鱼肉百姓、贪腐成风而最终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惨痛事例。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作红糖吃掉的专注精神,说明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伟大信仰的虔诚。在国外演讲中,亦是如此。为说明中俄两国的友谊传统,习近平在莫斯科的演讲中,不唱高调和空说教,而是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到中国与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让人深为信服。为表达中墨两国人民的互助友好,习近平在墨西哥的讲话中指出,米卢先生为提高中国足球队的技术水平,不畏辛劳潜心执教,终于带领球队晋级世界杯赛场;而在中国跳水教练的指导下,墨西哥跳水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可见,习近平正是通过鲜活的事例替代空洞的说教,使人们在聆听故事中心悦诚服、同频共振。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鞭辟入里一针见血。习近平总是在不同的场合强调,领导干部只有具备问题意识,注重问题导向,才能抓住关键、深入思考,解决主要矛盾。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大搞贪污腐败、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等问题,习近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解决措施。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而难以推进的问题,习近平强调,首先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抓住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其次要敢于挣脱思想观念束缚,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尤其是对一些领导干部大搞“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不正之风,习近平毫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地揭短,旗帜鲜明地反对,鞭辟入里地剖析,毫不留情地整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底线思维,充满着实事求是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6]

三、引经据典,启迪时代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熟稔于心、如数家珍,在其文章和讲话中能够广征博引,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切实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起到增色添彩、画龙点睛之效。

一是妙用我党领袖话语,增强理论说服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其历代领袖的讲话颇具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习近平巧妙引用我党主要领袖的著名论断,来增强所需阐明问题的理论性、权威性和说服力,不但讲清了深刻道理,而且重新焕发了这些论断的持久生机与时代魅力。比如,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为了说明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优势就是深入动员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决反对和防止脱离群众的道理,习近平引用毛泽东关于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论述,“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7]1162其意思是共产党像一粒种子,只有深深扎根人民群众这一沃土,才能在人民的支持下遍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习近平巧妙地运用毛泽东的“种子—土地”论,要求全党要继承和发扬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光荣传统,唯有如此才能在新时代持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此外,为进一步增进全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习近平引用邓小平关于我国进行改革的论述,“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8]370将改革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价值。对我党主要领导人经典话语恰如其分地引用,是习近平文风的一大特征。

二是巧引中外古典诗词,增添语言感染力。将古今中外的诗词、典故、格言等自如运用到讲话和文章当中,或表达治国理念,或传递合作信息,或展现国家形象,或告诫党员干部,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精辟透彻、感染力强,是习近平文风的重要特征。这些诗词典故不仅涉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经典语录,也包含大量文史著作中的诗文。2015年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就择要辑录了300余个古典诗词。比如,在2013年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引用《国语·周语下》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明一个人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但学坏则像高山崩塌一样容易,劝诫广大青年要知善恶、明是非、重品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讲话中,为表明中国人民对远道而来嘉宾的友好欢迎和真挚情意,引用葛洪《抱朴子·博喻》中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表明志趣相投的金砖五国领导人,虽然远隔千山万水,面临重重困难,但为了共同的目标齐聚一堂、共商大计。引用《晏子春秋》里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告诉党员领导干部要关心和解决群众困难;以《周易》中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表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只要齐心协力就会实现美好的愿望;以《荀子·修身》中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来表达务实重干的道理。此外,习近平在国外访问时引用当地诗歌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引用该国诗人库南巴耶夫的“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等。

四、生动形象,凝聚共识

习近平喜欢采用打比方、讲故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从而深入浅出地解疑释惑、阐明道理。

一是巧用比喻,形象传达思想。作为主要修辞手段的打比方,是指将日常爱好、常见事物或浅显道理通过类比来理解较为深奥理论等的方法,从而营造熟悉的氛围,让人豁然开朗。比如,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致辞指出:世界上的著名河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9]在此,他借用世界大江大河在险阻中奔腾不息的自然现象,形象地表达经济全球化尽管在各国遭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和波折,但这一发展方向是势不可挡的。此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习近平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同时让各参会国家元首不禁联想后深信不疑。紧接着,他又以“拉手”不“松手”、“拆墙”不“筑墙”这些日常生活现象,强调对于经济融合中的矛盾,各国要深化开放合作、平等协商交流、打破贸易壁垒,才能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为表明写文章、作讲话应视情况可长可短的道理,习近平引申庄子的“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用两种鸟类脖颈长短的自然现象加以形象比喻,使人心领神会。又如,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为了阐述和平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将其喻为空气和阳光对人的作用,“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10]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环境,以及我国争取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11]97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比喻快速增加经济总量和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分析了发展与公平的关系。此外,用“打老虎”、“拍苍蝇”,分别比喻对身居高层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和群众身边贪污腐败的基层官吏要坚决处理;用人人熟知的“钙”比喻抽象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丧失或不坚定就会在精神上“缺钙”或得“软骨病”,就传神地表达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普通道理,以鞋子比喻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以脚比喻人民,说明一个国家制度的好坏和发展道路正确与否,只有本国人民深有体会和最有话语权;还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喜欢喝茶和比利时人喜爱喝啤酒一事,来类比文明的相融共生,使人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认同。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形象无比,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是善讲故事,生动寄寓道理。习近平对历史掌故、人物事件等具有充分的了解和独特的解读,在行文中往往采取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地阐明治国理念、表达为官之道等深刻道理,让人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比如,为劝诫领导干部谦虚做人、低调行事,习近平讲述了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克己慎行、不骄不躁的官场故事:作为几朝元老的正考父每次被提拔,非但不居功自傲,反而越发谦恭有礼、勤俭度日。平时只敢沿着墙根走路,用餐能够糊口即可。习近平讲此故事,阐明了领导干部要明白“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1]416的道理,可谓深入浅出、意蕴绵长。为论述领导干部要听真话,讲述了唐代初期著名大臣裴矩的故事:隋末,裴矩对隋炀帝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但到了唐初却对唐太宗忠心耿耿、以死直谏。这一故事就是告诫广大领导干部,只有愿意听取意见和接受批评,下属才会讲真话、道实情,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12]此外,在国外演讲时,为了表达两国友谊深厚,迅速拉近民众心理距离,习近平也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在法国,他提到汶川地震期间法国军医乌埃尔解救被困群众的故事;在德国,他讲述了南京大屠杀中德国人拉贝为20余万中国人提供避难等故事。正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习近平将思想性、理论性强的论述表达得生动鲜活、淋漓尽致。

五、梦想伟大,实干复兴

在习近平的行文或讲话中,他善于以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梦为引领,使用高度凝练、简明扼要的语句,准确地传递复兴中华民族的信息和表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尤其是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传递理念、强调观点,产生了凝聚人心、实干兴邦的效果。

一是以明了的语言传达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习近平运用短小精悍、极为凝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仅简单明了、易懂易记,而且简洁的语言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鼓舞的力量。2012年底,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翌年,关于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习近平又要言不烦地加以阐述:对于中国梦的本质,他精炼地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于中国梦的内涵,他清晰地表达为三句话“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中国梦是具体的、真实的,是与每个中国人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一形式凝练、内涵深刻的词语,是习近平善于“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13]的生动写照,对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是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共同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经常强调矢志奋斗的重要性。比如,他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要为中国人民提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1]40,以三个“共同享有”来解读中国梦,让人憧憬美好生活,感到激动万分。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个人美好生活不是“等得来、喊得来”,敲锣打鼓轻松实现的,而是依靠“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奋斗“拼出来、干出来”的。2012年,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和真抓实干的重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14]。这说明只有依靠“实干”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谓层层递进、字字千钧、铿锵有力,突出强调了实干奋斗的重要性。因此,习近平指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15]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他指出“让所有的人民免于饥寒的煎熬,让所有的家庭免于战火的威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更加突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以奋斗者的姿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习近平多次强调:“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处“决”、“始终”、“坚定不移”等词语,极力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坚定性,容不得半点迟疑和含糊,是全党始终不渝、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是一代代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类的一切成就和幸福都来源于劳动创造。党要始终为人民、同人民一起不懈奋斗,将奋斗实干精神贯彻到“四个伟大”全过程,开创了一条强起来的复兴大道,而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

六、坚守初心,以民为本

文风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具体内容上。因此,从文章内容角度来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是习近平文风的突出特点。

一是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比如,继2012年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之后,在2017年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深入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只有牢记这一伟大奋斗目标,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做到“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那么“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论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他着重强调“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党的初心,并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加以认识和践行。

二是在考察与调研时,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比如,2006年,习近平针对村民自发为该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筹集医疗费的感人事迹指出,要牢记党的宗旨,“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7]216,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根本立场,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又勉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强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学习,因为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18]

三是在讲话和文章中,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比如,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9]。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0]。在2013年第1期《求是》杂志上,习近平发文指出,“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1],告诫全党要牢记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2]11习近平正是以人们关注和熟悉的语言表达思想、阐述理论,才使其更加彻底,从而说服和掌握群众。[23]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治国理政当中,习近平在继承党的优良文风传统基础上,力倡并践行的“短、实、新”的文风,抓住事物的本质,体现理论的彻底,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的高超境界,使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价值理念让国人认同、世界了解,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新时代学习和弘扬习近平的优良文风,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借鉴世界有益文化,全面了解人民群众话语,从而以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风增强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党校举行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习近平出席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0-05-13(01).

[3]韩志宏.毛泽东致民主党派及知名人士书信中的文风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6):5-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02).

[6]文秀.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习近平话语风格的实践意义[N].学习时报,2014-01-20(03).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习近平.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11-06(03).

[10]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8(0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01).

[13]双传学.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J].红旗文稿,2015(4):20-22.

[14]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01).

[15]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01).

[16]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4).

[17]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8]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N].人民日报,2014-03-19(04).

[19]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2).

[2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2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及其力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51-55.

On the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sStyle ofWriting

Han Zhihong

(Collegeof Marxism,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Abstract:in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Xi Jinping made speeches and wrote articles closely around the goa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managing politic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which not only became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but also showed the gener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people. From the aspects of form, content and momentum, its style of writing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simple and simple, friendly and powerful, with words, targeted, quotation, finishing point, vivid image, simple and simple, concise and comprehensive, with a strong voice, stick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people-oriented, and set an example for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to practice excellent style of writing.

Key words:Xi Jinping; style of writing;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