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漆艺搭建特殊教育新桥梁 民进信阳师大支部“助残育人”实践成效显著

时间:2025-10-27 09:24:00 来源: 作者: 阅读:

近日,民进信阳师范大学支部在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漆艺教学实践项目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将传统漆艺引入特教课堂,探索出一条“以艺育心、以技育人”的特殊教育新路径,为听障、视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特殊学生群体在感知世界时存在的独特需求,民进信阳师大支部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经深入调研,精准选取了中国传统漆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载体。支部项目负责人赵志杰介绍:“漆艺兼具视觉美感与触觉肌理,其制作过程注重实践,无需依赖复杂语言表述,恰好能够契合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也能满足视障学生通过触摸感知世界的需求,是连接孩子们与外部世界的理想桥梁。”

为确保教学效果,项目团队依托高校专业资源,精心构建了“三层递进、分类适配”的漆艺课程体系。在历史文化教学中,针对听障学生,教师采用图文并茂的PPT结合手语,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模拟古代制漆场景;对于视障学生,则特别开设“触摸课堂”,引导他们通过触摸师生自制的各类漆器实物,辅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在心中构建起从河姆渡文化到明清时期的漆艺发展脉络。课程还设置了中外漆艺文化对比环节,听障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绘画辨析,视障学生则通过触摸实物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漆艺的差异与交流。

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们的改变悄然发生。曾经羞涩内向的听障学生,如今能够自信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独立完成的漆画作品;视障学生则能通过精准触摸,清晰阐述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与细节。当一件件凝聚心血的漆艺作品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赏时,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弥足珍贵的自信和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同。

民进信阳师大支部此次特教实践,成功实现了从单纯“技能传授”到全面“文化育人”的升华。支部主委表示,此举是践行“教育为民”初心的具体体现,未来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古老的漆艺技艺不仅成为特殊学生掌握的一门技能,更成为照亮他们前行道路的文化薪火,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