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从高校基层视觉看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

时间:2016-11-03 08:08:06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积极参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分和重要内容。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领域,另外,高校还是民主党派、民族、宗教以及海外统战等统战对象的集中地。因此,在积极做好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高、中级知识分子,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名人遗孀、后裔等人士,特别是其中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高校这块统战阵地就显得更加重要。随着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推进和党外人士对经济建设及社会改革的关心度增加,近年来,有部分人士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他们学历高、专业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社会责任心强、参政议政意识强,对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这些统战对象相对集中在高校院系基层,他们的贡献对高校的改革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就此而言,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统一战线工作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就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做好整个高校统战全局工作的需要,促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因此,在人才也是生产力的情况下,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必须得到加强与发展。

新时期形势下,我国高校基层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基层统战的重要性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近年来,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逐渐增多,层次不断提高。这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纵深发展、综合国力持续不断加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增加有极大关系,使高校基层逐渐成为海外归国人员的聚集地、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这些人专业素养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力资源提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这部分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综合素质较好,对建设平等、公正、富强、和谐国家的愿望迫切,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热情较高,部分成为各级人大、政协代表,因此,如何做好这些基层人士的统战对象,对我国现阶段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与贯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充分尊重各民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支持各民族教育事业尤为重要。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教育层次的不断扩招,各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关优惠支持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高校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这些相关政策在提高少数民族、不同宗教信仰民族的教育程度的同时,也使高校统战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基层宗教、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在统战工作中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基层统战部门如何处理处于高校基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有宗教信仰大学生两个层面的问题,把握好他们的思想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政治引导成为高校基层党统战部门所面临的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如何在处理好各民族信仰、宗教的同时,使统战工作更加有效、持久,就成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再次,高校基层统战面临各种思想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各种思想也不断发生各种碰撞。什么是统战工作、什么样的人士是统战对象,统战的目的是什么,作为统战对象可能具有哪些权利与义务,这些思想上的疑问与顾虑在实际统战工作中就显得越来越有新时期特点。

第二、在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对象与我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高校统战对象相比发生了重大的结构变化。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也体现在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扩大化及多样化。在新时期,我国广大群众的教育层次不断提高,高校统战对象数量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群体不断增大,高校教师加入民主党派、无党派团体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使得高校党外群体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增加,这些统战成员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海外归国人员增加及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这些人群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新时期统战成员结构上的变化还体现在成员思想结构上的不同,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宗教、信仰的不同,因此也就要求基层统战组织工作人员既要深入了解党的统战政策、宗教政策和领会民族政策。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经济规模的扩大,高校基层教师数量同时期出现大量的增加、这些既包括我国大陆地区人员数量的增加、也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员在内地高校从业人员的增加,这部分人带动了归侨侨眷的增加和世界友人的增加。因此,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所面临的统战对象的数量及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第三、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体现出任务多元化的特点,这与高校党外人士较多有关。新时期,以促进和谐社会、民主社会建设为目的,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建设积极性,鼓励为社会主义新兴国家建设建言献策,各民主党派建议渠道畅通,民主党派发展良好。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加入民主党派较多,同时,也由于如上述留学归国人员逐年增加,港澳台地区人员在内地高校人员增加等方面因素,统战对象较以前更进一步增多,同时统战对象的社会理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之间具备相当的差异,也增加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多元化特点。

第四、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由于统战对象的年轻化,需要基层统战工作人员及党委的正确引导。新时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正风气的影响,加之年轻人思想上不太成熟,对统战路线及统战政策不太了解,会产生一些不太正确的思想。另外,在新时期,在各项改革开放事业推进的同时,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骄淫奢侈现象有增多趋势,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这种现象渗透到统战领域就可能体现为一部分人对统战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或者对统战工作的不满与抵触,对统战工作的讨价还价等现象。因此,基层统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党委正确的引导,对贯彻党的统战路线,实现统战目的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五、由于新时期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层统战人员及统战对象数量的增加,对基层统战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具有时代特点。首先,要求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这些人群中,大部分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他们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公平、合理、公正的和谐社会的热情与激情,同时对社会政治改革的进程和前景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认识。因此,在对这部分人开展统战工作时,统战人员的政治素养高低会直接决定统战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求统战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素质,充分理解党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意义。将统战工作落实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地落实到正途,做好基层宣传和基层保障。其次,对统战人员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方式也有新的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同样是“爱国不分先后”,物质上的统战和思想上的统战应该同时进行。目前,高校基层统战对象呈现年轻化、高职称、高学历化,这些人人生道路刚刚步入正常,社会阅历不深,他们在作为统战对象的同时,仍然有进一步最求进步的愿望和行动,因此,基层统战工作人员在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统战工作时,一定要做到正确引导,正确贯彻党的统战路线,做到“进步不分先后、准从个人愿望和正确引导相结合”。另外,在进行统战工作过程中,要把握好统战分寸,既体现党对统战工作的充分重视和实际贯彻,又不丧失统战原则。这些方面都对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面临新的特点,那么应该如何搞好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呢,就显得既紧迫又具有挑战性,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组织的保障。

首先,新时期高校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作为党的一项基本路线,在党的领导下,统战工作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因此,新时期的基层统战工作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这些人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和成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保证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进步的方向,正确引导高校基层知识分子的建设热情,党的领导也是新时期建设的有力保证。忽略党的领导,统战工作将缺乏最基本的方向感,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也将在事实上失去统战的性质,最终将使广大基层统战对象失去奋斗方向,迷失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战工作是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战工作的领导者是社会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不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断与时俱进,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客观、动态的把握中国社会进步特点和中国建设规律,并能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其次,面对我国新时期面对的统战工作,应该坚持以正确的方式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看待遇到的困难。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新时期的统战对象无论在知识结构、思想层次、年龄结构、甚至是国籍结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统战工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就是可能面临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统战任务的艰巨性,也会发现一些矛盾,但这些矛盾总体上是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目标一致基础上的认识、方法的区别,属于人民意见不一致。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前人从未进行过的、具有我过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需要不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完善自我。在此过程中,某些党员在经不起诱惑、政治觉悟不够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够坚定,犯了不该犯的错误,不但使自己身败名裂,也给党的形象和统战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作为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协作和互相监督对象,某些中共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置于这种监督之下,反映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就有可能是对这种现象的比较直接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有时间甚至是不留情面的。在对待这样的民主监督上,高校从事统战的同志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于接受批评的心态来对待所出现的批评善意的批评,应将这种批评正确理解为是促进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改进工作作风、有效实施干部监督的善意,应该做到虚心接受,有则改进无者加勉,引以为戒,不能扣帽子或是打击报复,要知道这种传统恰恰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中总结,也是促进高校建设的重要法宝。在问题的解决方面,应加强引导,做好疏通教育工作,同时,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认识到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改进、完善自我的决心,并将切实落实改进措施和发展规划,将建设力量切实统一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真正为高校各方面建设发挥作用。

再次,新时期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应避免形式化、走过场、搞应付。高校统一战线对象具有基本素质较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较强的特点,同时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在看待一些问题上可以站在相对第三方的角度上看待一些问题,可作为中国共产党分析分体的有效补充。因此,如何正确引导这些高校基层统战对象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智力与人力支持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做到真正引导,在高校基层首先应针对高校自身发展和规划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和建议,基层人员深知基层问题所在,而这些基层矛盾和困惑恰恰是构成影响高校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因素,这些基础性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形成更好的顶层设计,高校发展的定位、目标才能变的清晰,发展道路也才能在主线指导下进行。其次,对高校基层统战工作的理解应落到实处,对于统战对象提出的有益于高效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建议应注重到落实上来,注重通过一定的途径表达出来,不能只倾听,不管落实。这是对统战工作的极大不负责任,也是对统战路线的一种伤害,也将极大损伤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因此,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切忌清谈,而应该是针对具体问题的通力协作,落到实处,真抓实干,真正发挥基层统一战线的作用。另外,在新时期,为了促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近些年来,对于民主党派干部的培养在不断加强,在有计划地物色、培养、选拔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举荐到各级人大、政协或政府及其行政部门进行政治和实职安排。因此,高校统一战线还应认真讲解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内涵,认真讲解民主党派干部培养与使用的相关知识,将各种人才正确引导、正确利用,在理清思想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基层统战对象的建设热情。

最后,高校统战工作还应切实照顾统战对象的基层性质,处理好基层最关心的问题。第一,作为高校基层统战路线的贯彻,应该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统一战线组织的工作,为民主党派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第二,及时向各民主党派等统战人士通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高校自身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方面积极征求统战人士的重要意见,并真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作用多办实事,让统战对象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得到体现;第三,基层统战部门还应协助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妥善解决党外代表人士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是凸显我们的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建立良好党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纽带,这种细节上的行动,既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对象的重视,也可以加深党外人士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解以及对统战活动的积极支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第四,在高效进行基层统战的过程中,建立
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校有关会议的制度也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学校举行的有关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应视情况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提升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建设国家的能量。在促进党外人士投身高效建设的同时,也
积极支持和引导党外人士发挥智力和社会影响的优势,开展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社会活动。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面临新的工作和任务,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如何深入理解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源和具体表现,将对如何处理在统战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是确保新时期统战工作继续前行的重要理论分析。高校作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具有理论性与前瞻性的特点,因此,在统战工作中就更要求统战工作要以政策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中的新问题,将统战对象切实统一在统战工作的旗帜之下和共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来,发挥高校人才高地的作用。(作者:钱海兵)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