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王玲玲: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书育人显本色

时间:2025-01-04 07:10:10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强国必先强师,这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呼吁广大教师发扬教育家精神,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王玲玲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不仅要教书,用自己扎实的学识、专注的科研态度引领学生,带动学生,更要育人,更是用自己的品格、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教化学生。在师范大学工作近30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加强修养,自我提高

教育家精神指向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王玲玲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指引着她为师大为社会积极作为,激励着她自觉践行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建设的使命担当。在正确理解并掌握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王玲玲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成长融入教育教学发展大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事业中,在不断的自我修养中,淬炼过硬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知行合一,履职尽责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王玲玲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让青年学子有力量以不变的“信仰初心”走进社会大课堂,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在化学化工学院,王玲玲承担本科生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教学任务,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悉心指导学生论文,关心学生成长,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开发和研制”获得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编编译著作3部,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2013年晋升教授职称。

在担任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中心副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期间,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运行管理与全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对外开放共享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推动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政府财政使用绩效;2024年7月,在校党委的信任下,王玲玲履职谭山书院执行院长,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动力压力一同袭来。如何干工作、如何干好工作,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向老领导请教、向同事同行学习过程中,逐步理清了思路,看准了方向,从“增强环境育人的归属感、提升文化育人的厚重感、促进实践育人的效能感”三个方面找到了工作抓手,进一步提升了书院育人成效。

参政议政,服务社会

王玲玲坚守“仁而爱人”的教育初心,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为道”大爱,承担着创造“社会效率”的职业责任。作为信阳市政协委员、浉河区人大代表、民盟信阳市委会第六届副主委、民盟信阳师范大学第七届总支委员会主委,王玲玲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多个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组织带领盟员参加盟省委、市委统战部、盟市委组织的各类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获得优异的成绩;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深入基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进行问卷调查,撰写报告,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过:“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也是爱校如家的王玲玲常说的话。“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王玲玲以其高远格局和站位,着眼于社会和成长共同体的发展,为学生传播“真”“善”“美”的师者“大道”。

王玲玲,民盟信阳市委会副主委、民盟信阳师范大学总支主委、信阳市知联会副会长、信阳市政协委员、浉河区人大代表、谭山书院院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